
——从回光到极乐的心法次第
原文
一念回光是净士
无染无住达真无
念念清净便极乐
当下其心是佛祖来自微信公众号“禅医堂”的文章“修行总领——明心见性”下方的用户“空@灵”的评论。觉得很受用,特借下方讲解来分享给更多有缘人。(一念回光是净士,个人觉得这里用“净土”好像更合适?不确定)
一、偈义概述
这首禅偈语短而意深,是一首融通禅宗与净土宗心要的心法诗。
它说明了:
若能回光返照,不随境转;
念念清净,则心即极乐;
当下明心,即是佛祖。
这是从「修心起念」到「彻悟本性」的三重关口,
即所谓:回光 → 无染 → 清净 → 即佛。
二、逐句讲义
① 一念回光是净士
回光者,反照自心也。
人之所以迷,是因为光光外照——眼观境、耳听声,念念随物转。
若有一念能回光,不向外驰,即是觉心生起之时。
“净士”非往生之后之人,
而是当下能觉之人。
若能一念回光,当下心净,
便已立于净土之门。
禅师曰:
“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。觉之一念,即是回光。”
② 无染无住达真无
“无染”是心不随境染;
“无住”是心不执一法。
《金刚经》言: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”
此乃修行之核心。
当心不染,不住,
则不生分别、取舍、爱憎之念。
此时所见,皆真如;
所体,皆“真无”——即无相无我之实相。
修行要诀:
不以喜怒为心,不以成败为境,
念起而知,知而不随,即是“无染无住”。
③ 念念清净便极乐
此句转入果境。
当心念念清净,不生妄想,
则不论身处何方,皆为极乐。
极乐非西方十万亿国土,
乃自心清净之境界。
《维摩诘经》云:
“若菩萨欲得净土,当净其心;随其心净,则佛土净。”
由此可见,极乐与娑婆,本无二处,
差别只在一心之净与不净。
若心如明镜,无尘自明;
若心无所住,当下即乐。
④ 当下其心是佛祖
此句为全偈之归结。
修行到此,不复求远,不待来生。
佛不在他方,不在未来,
而在当下这一念清明觉照之心。
“其心是佛祖”——即心即佛,
非言自高,而示众生皆具佛性。
六祖慧能云:
“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;何期自性,本不生灭;
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;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。”
若能当下明心,
则不论居士、僧俗、男女老幼,
皆在佛祖座下,皆为佛子。
三、修行启示
修行阶段 | 心法关键 | 对应偈句 | 实修指引 |
---|---|---|---|
回光返照 | 不向外求,返观自心 | 一念回光是净士 | 日常中,觉察“我在看”“我在想”,即回光 |
无染无住 | 不被境染,不执一念 | 无染无住达真无 | 知喜不喜,知怒不怒,知而不随 |
念念清净 | 一念清净,处处极乐 | 念念清净便极乐 | 扫除妄念,行住坐卧皆可修 |
当下成佛 | 即心即佛,当下圆满 | 当下其心是佛祖 | 明心见性,无佛可求,无心可修 |
四、禅净圆融的境界
此偈实为禅净双修之心要:
- 禅宗重“见性成佛”;
- 净土宗重“念佛往生”;
而二者归元无二。
若心净,则土净;
若心明,则佛现。
能回光者,即念佛人;
能清净者,即禅修人。
五、结语
一念回光,净士立;
无染无住,真性明;
念念清净,极乐显;
当下其心,即是佛。
修行非求远道,
就在此念回光处,便是入门处。
由一念而彻悟万念,
由当下而证得无上菩提。
每日修持引导版
🕯️ 第一天 · 回光返照
偈句: 一念回光是净士
当外境扰心之时,试着把注意力从“境”拉回到“心”。
问自己:“是谁在看?是谁在听?是谁在动念?”
当下能觉察“我在起念”,便是“回光”的开始。
观照提示:
今天不要求心无杂念,只要能“觉知”念起之处。
每当情绪起伏时,轻轻地对自己说:
“回光。”
这两个字,就像拨云见日。
🌿 第二天 · 无染无住
偈句: 无染无住达真无
不染,即不被好恶染心;
不住,即不执一法为常。
喜来不贪,怒来不拒,境来不乱,心自明净。
观照提示:
今天练习“看山仍是山”的自在:
看到好事不起贪,看到逆缘不生恨。
在一呼一吸之间,问自己:
“我此刻是被染了吗?”
若心无住处,即已在道中。
☁️ 第三天 · 念念清净
偈句: 念念清净便极乐
清净不是没有念,而是念而不滞。
每一个念头都像浮云,来去皆空;
若不执一念,天空自明。
观照提示:
今天练习“行中禅”:
走路、吃饭、说话、工作,
只要一念觉察、一念清净,
不论何处,皆是极乐净土。
🔥 第四天 · 当下即佛
偈句: 当下其心是佛祖
佛非远方之神,而是觉知之心。
当下这一念若清明无染,
即是佛心现前。
观照提示:
今天的修行很简单:
当你想求佛、拜佛、问佛时——
暂停一下,轻轻回观自心:
“我此刻这一念,明净否?”
若心明,则佛在。
无须再求远方。
🌸 第五天 · 圆融一体
综合观修:
一念回光,是入门;
无染无住,是定慧;
念念清净,是果境;
当下即佛,是圆成。
观照提示:
今天无需特别观法。
只要在生活中体认:
喜怒哀乐皆修行处,
成败得失皆道场中。
心不二,则行亦不二。
🪞 修持总结
修持阶段 | 心要 | 日常对应 |
---|---|---|
回光 | 觉察当下念起 | 生气时能看到“我在生气” |
无染 | 不随境转 | 被批评时不辩、不退 |
清净 | 念念明净 | 做事专注,不被杂念扰 |
即佛 | 心明即佛 | 随时归心,不求外道 |
🌼 收心偈
心若无尘,何处非佛?
念若清净,何地不净?
一念回光,十方俱照;
当下圆明,万法归真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