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当“自我”变成“工具” 现代社会的高速运转让我们习惯于不断输出,拼命思考、工作、消费、焦虑。头脑本应是我们的工具,却在不知不觉中占据了主人之位,成了无休止的“思虑工厂”。于是我们常常发现: 脑海总...
无念、无相、无住:〈金刚经〉助你获得自由自在之心
无念是对于内在妄念与贪欲的否定,无相是对于外在虚幻色法的否定,而无住则是不执着于内在妄念、贪欲与外在虚幻色法之义。 一、缘起:从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说起 《金刚经》中有一句被称为“佛门纲宗”的话: “...
来一场专注力的修行,让能量回归当下
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,我们以为自己越来越聪明,实际上却愈发分散。每天浏览无数短视频、新闻、社交动态,脑海中充满各种片段化的信息,却很少有真正沉下心来的时刻。于是,人们常常感到疲惫、焦虑、注意力涣散,甚...
🪷《一念回光是净士》禅诗讲义
——从回光到极乐的心法次第 原文 一念回光是净士无染无住达真无念念清净便极乐当下其心是佛祖 来自微信公众号“禅医堂”的文章“修行总领——明心见性”下方的用户“空@灵”的评论。觉得很受用,特借下方讲解来...
范式失序与心灵平衡:来一场由内而外的重生
我们正处在一个范式失序的时代。科技的飞速发展、信息的泛滥传播,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,让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更广阔的知识储备,也因此开启了更深层的智慧。人类的思维在集体觉醒,开始反思过去的一切:价值观、人生...
与道同在,顺势而为:做事不顺,很可能是你不在正确的轨道上
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:拼尽全力仍然原地踏步,越努力越疲惫;而有时只做了几件顺势的事情,收效却远超预期。不是努力有错,而是方向、节奏与规则没有对上——简单说,就是没走在“正确的轨道”上。若能识别并回到...
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
在人生的旅途中,总有一些时刻,让我们觉得道路已经走到尽头。无论是事业的瓶颈、感情的失意,还是生活的重压,都会让人感到前路茫然,似乎一切都被困住。 这正是王维诗中所说的“行到水穷处”——那种走到绝境、无...
王阳明心学:随缘应物,知行合一
一、心即理:大道不在远方 王阳明有一句著名的论断:“心即理”。这句话在中国思想史上可谓惊雷一般。它颠覆了许多学者对于“理”的理解。宋代理学家多认为“理”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,需要通过格物致知来发现、推演...
禅宗与佛教的关系
佛教自释迦牟尼在印度创立以来,历经两千余年,传播至世界各地,逐渐演化出不同的宗派与体系。禅宗,作为佛教在中国生发出的独特流派,其地位与影响可谓深远。那么,禅宗与佛教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?它是佛教的一部...
怨气是如何产生的?如何去消解它?
在人生的境遇里,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无法掌控的时刻:明明付出了努力,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;明明坚守了善意,却换来不公与冷漠;明明有话想说,却发现说了也无济于事。于是,心里便积起了一股无处安放的情绪,这就...